體重是許多女性最在意的數字,醫界人士指出,40歲以上的熟女,更重要的健康數字是血脂、血壓與血糖,因為20年來,熟女心臟疾病死亡率都高於同輩男性。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殷偉賢指出,民國98年國人10大死因榜上,心臟病都是男女死因第2名,但女性死者有11.1%死於心臟病,明顯高於男性的10.3%,且20年來女性心臟病死亡率都比男性高1成。
殷偉賢說,女性過了40歲,陸續進入更年期,血脂、血壓、血糖等三高數值就開始亮起紅燈,50歲是分水嶺,超過50歲的停經女性,血脂、血壓、血糖的三高情形,都超過同輩男性。
國人多半有心血臟病好發於男性的迷思,殷偉賢認為,也就是這個迷思,使得女性過了更年期,缺乏女性荷爾蒙的保護,卻缺乏警覺性而未及早防範,等到上了年紀,缺乏運動、體重過重,再伴隨其他慢性病,更不容易有效控制心血管病情。
分析女性各種心臟病危險因子中,殷偉賢說,最有效又最不花錢的預防方式是戒菸,其次是降低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膽固醇血脂值,再來就是降低三酸甘油酯的血脂值,控制血糖與血壓。彙整國外的大型研究,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對心血管疾病的正面效益,效果非常明確,殷偉賢說,美國心臟學會最新建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目標值最好設在100(單位是mg/dl)。
由於陪媽媽去看病的人,常常是晚輩女性,殷偉賢說,女兒不妨注意媽媽是何時開始罹患三高疾病或心臟病,自己心裡先有個底,如果自己懷孕時血壓和血糖飆高,更要提防停更年期過後的心臟病危機。
衛生署新竹醫院心臟內科吳彥雯醫師曾指出,一般人感覺心血管疾病好像是男性的專利,其實心臟病及中風長久以來就是台灣女性第二及第四號殺手,每年死亡的人數是婦癌(乳癌及子宮頸癌)的4到5倍。醫學研究顯示,女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年齡、風險因子、症狀、診斷及治療上都與男性略有差異,可能造成診斷困難延誤就醫,反而預後較差。
營養師解釋:
女性的好朋友-【月經】
月經的規律與否是由體內的動情激素、黃體素、濾泡促進激素(FSH)、黃體生成激素(LH)
四種荷爾蒙所決定 女性荷爾蒙指的是雌激素及黃體素的總稱,可說是上天賜給女性最奇妙的禮物,它讓女性擁有嬌美的體態、年輕的容貌、良好的生殖能力,並對維持女性骨質密度、心血管功能及大腦記憶力提供莫大幫助。
女性荷爾蒙濃度甚至決定女性青春, 30歲左右卵巢逐年萎縮,各生理器官由旺
盛轉衰迅速老化,體內荷爾蒙荷分泌量只有顛峰期的85%;之後以每10年15%的速
度下降。 45~55歲期間,由於卵巢加速萎縮 ,卵巢分泌的激素量也迅速下降,卵巢功能減退,更年期就到來,平均來說約50歲左右,卵巢約40%的功能喪失,到了60
歲時,女性荷爾蒙分泌量只有年輕人的1/4左右。
VS.男性
男性無女性荷爾蒙之保護,較早發生動脈硬化,所以男性年過45,即可稱進入動脈硬化疾病危險期,女性則在停經後動脈硬化疾病才慢慢增加,所以女性年過55歲才算是一個危險因子。
現代人的性荷爾蒙失衡…
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形態,也導致女性荷爾蒙提早失衡。長期熬夜會造成體內男性荷爾蒙增加,女性荷爾蒙就相對減少;營養不良、過度減肥或壓力過大,也會使腦下垂體,也就是內分泌失調,女性荷爾蒙就因刺激不足而減量,導致經血過多、月經週期不規律、無經等女性荷爾蒙失衡的症狀。
停經後的問題接連出現…
女性在有月經週期時有動情激素的保護,內皮細胞不易受損亦不易功能失常,鮮少發生動脈硬化。
停經後血壓、膽固醇、血糖皆會上升,使各項危險因子明顯增加,血管動脈硬化隨之加速發生,在停經後約十年則與男性同,所以建議停經後最好接受荷爾蒙補充治療。
更年期婦女長期因為熱潮紅、心悸、失眠而嚴重影響生活,甚至產生精神的症狀,經過一段時間的荷爾蒙補充以後,這些症狀都能豁然而癒或是減輕到最低的程度,也能夠恢復正常的生活,
更年期陰道炎和尿道炎所苦的婦女,也能在補充荷爾蒙以後減少頻尿、白帶、或是局部搔癢不是的症狀,使得生活品質得到良好的改善
更年期婦女長期服用荷爾蒙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甚至改善骨質密度。
常見的更年期症狀:
初期 |
陣發性潮紅、盜汗、失眠或睡眠不安焦慮、疲倦和憂鬱等。 |
中期 |
生殖道:陰道感染增加、陰道乾澀、萎縮、性交疼痛、性慾減退。 |
晚期 |
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老人失智症(阿茲海默症)。 |
更年期婦女的保健:
一、良好均衡的飲食習慣,多食含高植物雌激素及高鈣質的食物。
二、適當(量)的運動。
三、持愉快的心情、預防睡眠障礙。
預防更年期疾病
a、定期健康檢查,防止腫瘤發生:每年定期做抹片,每月做一次乳房自我檢查。
b、保持外陰部清潔,預防泌尿、生殖系統感染。
c、預防骨質疏鬆症。
d、預防心血管疾病。
e、做好性保健。
f、適當的補充荷爾蒙。
『荷爾蒙補充』其來源可分成:
人工合成,指的是自然界不存在的化學結構,仰賴化學製造而來。
生物結構修飾合成(Bio-identical),一般又稱為「天然的」,其源自於植物(如山藥或
黃豆)的化學成份,經過實驗室化學修飾後,為適合人體吸收作用的化學成份。
。
『荷爾蒙補充』優點
女性荷爾蒙可減少更年期症狀(熱潮紅、心悸、失眠、盜汗、以及相關的情緒
變化或是精神症狀);防止骨質疏鬆;減少掉齒、心臟血管疾病、子宮內膜癌、卵巢癌、更年期陰道炎和尿道炎、減緩皮膚老化、老年癡呆症;提升性生活。
要千萬注意的是…
早期化學合成荷爾蒙療法HRT被認為會增加冠心病、中風、靜脈血栓、乳癌發生率。
使用天然的植物(如山藥或黃豆)的生物結構修飾合成(Bio-identical)的類雌激素作用,一樣可以舒緩生理及更年期不適,但是免除致癌的威脅,因此漸漸成為荷爾蒙的替代療法的主流。
植物雌激素的雙向作用
大豆異黃酮可作用在雌激素的接受體上,產生類似女性荷爾蒙的生理活性,但其作用較低,亦稱為溫和的雌激素。最特別的是他同時具備女性荷爾蒙的「拮抗競爭」作用或微弱「同功異質體」兩種效果。如果想要藉由補充大豆異黃酮來降低女性發生乳癌、子宮頸癌的機率,應儘早於年輕時期開始使用,若等到更年期才開始做預防稍嫌晚了一點,因為這時體內雌激素已逐漸自然減少中。
拮抗競爭作用 |
對於荷爾蒙分正常,健康的年輕女性,因為異黃酮結構與雌性激素相近,故能和雌性激素受體競爭結合位置,阻止因為過多的雌激素與受體結合,來降低乳癌、子宮頸癌的發生率。 |
同功異質體 |
對荷爾蒙分泌漸漸減少的更年期婦女而言,大豆異黃酮可以補充雌激素作用,改善雌激素下降所產生不適的症狀。 |
平衡荷爾蒙生活調養術
- 飲食多吃含植物性荷爾蒙
(植物性異黃酮)的食物,最理想的來源依序是山藥、黃豆(豆漿、豆腐等)、地瓜、蕃薯、以及菇蕈類(尤其是香菇和木耳)。
另外像是穀類、蕃茄、青椒、馬鈴薯、蘋果、五穀雜糧、牛蒡、苜蓿芽、香蕉等蔬果,也應該多攝取。
以中藥食補來說,可以用黃耆、當歸、川芎、白芍這類補血行氣的藥材。
在營養素方面,一定要補充維生素B群,因為女性荷爾蒙的平衡除了需要鐵之
外,維生素B群更有效果。很多健康食品以含荷爾蒙為標榜如月見草油,向日葵子,胎盤素等。
2.草本花茶. 、精油調整平衡
最好的是茉莉花茶,因為茉莉對於調整女性荷爾蒙的效果最好,很多人喜歡用的玫瑰反而因為有提升作用,對男性比較有利。還有,蓮藕茶、荷葉茶或者百合蓮子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3.心靈音樂、冥想有助紓壓
因為荷爾蒙失衡,很多女性會有情緒不平穩、煩躁易怒的困擾,這時,音樂就
能產生療效。
4.運動能舒緩身心壓力
運動可以舒緩身心壓力,促進新陳代謝,調節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改善經前症
候群及經痛的現象,並且預防更年期症候群;也能增加骨質密度,預防脊柱側
彎及背痛;當然更有助於維持適當體重,降低疾病之發生率。
全身性運動的游泳、瑜珈、健走是最符合健康體適能理想的選擇。
大豆異黃酮生理保健效果
改善更年期現象:改善女性荷爾蒙的相關症狀,如更年期所引起的熱燥熱紅現象,以減輕更年期所帶來的不適感。
預防骨質疏鬆症:可協助體內鈣質保留以預防骨質疏鬆,可以有效增加骨質密度。
抗氧化功能:有直接抑制自由基的能力,以減少細胞的氧化傷害及減少血中脂質過氧化物,如此的抗氧化特性也被認為與慢性病及癌症的預防有相關性。
降血脂:可降低血管中壞的膽固醇(LDL)、增加好的膽固醇,減少血脂沈積在血管壁的機會,因此對血管具有保護作用。
促進皮膚健康:可促進細胞更新、膠原蛋白生成及抗自由基作用,因此可以增進皮膚的彈性與緊實度、淡化細紋與皺紋,並清除自由基以預防日光導致的皮膚傷害。
大豆異黃酮攝取量(僅供參考)
建議每人每日參考攝取量為40 毫克,症狀較嚴重可攝取至70毫克。
結論
所以說…女性荷爾蒙是女性最好的保護傘,它無形中幫助我們維護健康,但是如果真的進入了更年期,身體賀爾蒙已經失衡了也不要害怕,盡快補充「植物雌激素」調節女性荷爾蒙幫助女性更年期症狀的緩解避免更年期熱潮紅、心情煩躁減緩更年期記憶力衰退增加皮膚光澤,減少皺紋降低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預防骨質疏鬆症防止自由基對身體傷害、抗癌作用。
<調節女性機能,亮麗再現 >
採用美肌素材:大東山珍珠粉、小分子易吸收魚鱗膠原蛋白胜肽。
亮 麗 成 分 : 九種水果多酚、草莓萃取物。
女性養生元素:大豆異黃酮、聖潔莓。
由內而外的呵護,使你美夢成真,隨時隨地神采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