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方法是根據肉類食物在做熟前的顏色來分

 紅肉: 包括我們經常吃的豬、牛、羊肉等哺乳動物的肉

白肉: 包括我們平常吃的雞、鴨、鵝、魚、蝦、蟹、牡蠣、蛤蜊等非哺乳動物的肉

 其實,這種分類的方法並不十分完善,例如三文魚的肉做熟前就是紅色的,但它屬於白肉。大家了解一下大體的分法就行了,不必去鑽牛角尖。

 

    紅肉的顏色主要是由於哺乳動物肉中含有肌紅蛋白肌紅蛋白是一種蛋白質,它的組成成分之一也包括鐵,肌紅蛋白能夠將氧傳送至動物的肌肉中去。

 

 

 

 

研究人員分析吃紅肉、白肉對健康的影響發現,吃紅肉多的人群患結腸癌、乳腺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險性增高。

研究還發現,男性吃太多紅肉還會導致得前列腺各種疾病的概率加大。

 

需要注意的是,這裏說的是“吃紅肉多的”,並不意味著吃點紅肉就增加得病的危險。

    分析吃紅肉多的人得某些疾病的危險性高,這主要是因為,和白肉相比,紅肉中含的脂肪多,並且其中的飽和脂肪酸多。動物脂肪主要是提供能量。能量攝入過多會增加肥胖和得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高是導致血中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holesterol)升高的最強因素。  

 

 

 

1.   預防直腸癌 高纖低脂、少吃紅肉

醫師發現,大腸直腸癌的年輕患者愈來愈多,推測應與基因、環境汙染或飲食型態變化有關,建議少吃紅肉、高脂和高膽固醇食物,多吃蔬果。而高溫及燒烤烹調容易產生致癌物,也應避免。

大腸直腸癌是國內十大癌症死因第三位,台灣癌症醫學會理事長謝瑞坤指出,早期大腸直腸癌治療以手術為主,但約有三成五患者發現罹癌時,已是晚期甚至轉移,無法手術,僅能接受化療,現有藥物的腫瘤緩解率約四成。健保局三月起開放標靶藥物做為大腸直腸癌三線用藥,可使腫療緩解率增至七成。

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認為,國人飲食趨向西化,偏好低纖高脂的精緻飲食,使大腸直腸癌罹患率增加。他指出,根據國外研究,肉類燒烤後易產生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PCA)、異環銨(HCA)等致癌物。

王輝明建議,多做運動、不碰菸油、高纖低脂、少吃紅肉、多運動,是預防大腸直腸癌最好的方法。由於近八成大腸直腸患者年齡都在五十歲以上,建議五十歲以上民眾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

台中榮總利用標靶藥物治療四十九位大腸直腸癌患者,只有兩位完全沒有反應,其中七十七歲的何先生服藥後,經磁振造影檢查已看不到癌細胞。何先生說,他原本以為自己是因為老化才解便不順,沒有想到竟是罹癌。謝瑞坤指出,檢查看不出腫瘤,但理論上癌細胞並沒有消失,只是檢查儀器看不到。

大腸直腸癌最常見的症狀是大便帶血,但許多人卻誤以為是痔瘡出血,自行買藥治療,因而延誤就醫,其他症狀還包括腹脹、腹痛及脹氣、排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等。標靶藥物可有效抑制腫瘤內部新血管生成,但費用不便宜,一個月約廿萬元,目前第三線用藥已有健保給付,但第一線用藥就必須自費。

 

 

 

 

 

 

 

 

 

2.   少吃紅肉,降低心血管及糖尿病率

一篇在 2010 年 8 月份的 Circulation 期刊的文章說:減少食用紅肉、加工肉品,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同時,在 2010 年 8 月召開的美國糖尿病學會年會中,有一篇論文發表:少吃動物性蛋白,可以減少日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會。

吃紅肉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

 

這一篇文章的作者,包括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 Adam M. Bernstein 醫師和相關團隊。研究團隊從一個非常大型、而且長期的 ”Nurses’ Health Study” 研究案裡面已有的資料,去分析飲食和妊娠期糖尿病之間的關係。分析的對象是 84136 位女性,她們加入這個研究時的年齡是 30~55 歲。資料的累積共 26 年;資料的內容包括受試者的生活習性、和醫療史,其中有非常仔細的 61~116 項飲食問題,問卷每兩年填寫一次。

 

結果發現:在這 26 年間,一共有 2210 人次的冠狀動脈阻塞發生、和 952 位冠狀動脈阻塞死亡。進一步分析時發現:食用較多紅肉、加工肉品、高脂肪奶類,會增加冠狀動脈阻塞的機率;而以禽肉、魚類、堅果取代以上動物性蛋白質時,會降低冠狀動脈阻塞的機率:

  • 每天吃 2 份紅肉者,比每天只吃 1/2 份紅肉者,其冠狀動脈阻塞的機率增加 30%。
  • 每天吃 1 份紅肉或加工肉品者,比每天不吃紅肉或加工肉品者,其冠狀動脈阻塞機率增加 16%。
  • 每少吃 1 份紅肉而用下列其他蛋白來取代,則冠狀動脈阻塞的機率會減少。例如:以堅果來取代,機率會減少 30%;以魚類來取代,機率會減少 24%;以禽肉來取代,機率會減少 19%;以低脂肪奶類來取代,機率會減少 13%。

研究者說:好的蛋白質來源很多,包括魚肉、禽肉、低脂奶類、和堅果類,我們並不需要吃熱狗、漢堡、香腸、和臘肉。吃好的蛋白質,就不至於對心血管有明顯的負面影響。研究者又說:雖然這個實驗的受試者都是女性,但是這個結果在男性也應該是成立的。

吃紅肉對糖尿病率的影響--這次的報告

 

發表這篇論文的是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 Lawrence de Koning 等人。研究團隊利用一個長期且大型的 “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臨床研究的資料,來觀察、分析肉食習慣和日後糖尿病率之間的關係。資料裡包括 41140 男性的醫療史、和他們的飲食習慣問卷。這些人在剛參與時,都沒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或糖尿病。參試者每四年填寫一次飲食問卷,臨床研究的觀察時間是 20 年。

 

結果發現,在 20 年觀察時間內,有 2761 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進一步分析時發現,碳水化合物吃的少、而蛋白和脂肪吃的多的人,其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增加;而且,這個糖尿病機率的增加,和動物性蛋白及動物性脂肪的總攝取量有直接關聯;相反的,即使碳水化合物吃的少,如果所食用的蛋白質和脂肪是植物性的,則不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

 

研究者說,有些人誤以為吃碳水化合物會使血糖增加,所以採用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法;但是,如果不吃碳水化合物,總是需要其他的食物來取代。因為,食用動物性的蛋白質和脂肪反而會增加糖尿病的機會;所以,如果要食用蛋白質和脂肪,最好的選擇就是植物性的來源,例如堅果和豆類,其次的選擇就是魚類和禽類。

 

吃紅肉對糖尿病率的影響--從前的報導

 

在從前,已有數篇 ”常吃肉類尤其是紅肉會增加糖尿病率” 的臨床報告。其中,在 2006年 11 月份的 Diabetologia 期刊發表的,就也是來自於一個大型而長期的試驗 “Nurses’ Health Study II”。文章說,研究者從這個大型實驗裡的資料,去分析受試者的飲食習慣和日後妊娠期糖尿病率之間的關係;其資料來源是彙整自 13110 位女性,她們在 1991 年填寫飲食問卷,而都在 1992~1998 年間至少有一次一胎胞的生產紀錄。

 

分析結果發現:

  • 在這段時間內 13110 位中,有 758 位曾罹患妊娠期糖尿病。
  • 以受試者食用紅肉、加工肉品、精緻穀類、甜點、炸薯條、比薩的總量來評分,並將受試者依其分數分成 4 等份,則最高分數的 1/4 的人,其罹病率是最低的 1/4 者的 1.63 倍。
  • 如果以受試者食用綠葉蔬菜、水果、禽肉、和魚類的總量來評分,並將受試者依其分數分成 4 等分,則最低分數的 1/4 的人,其罹病率是最高 1/4 者的 1.39 倍。
  • 每天多吃ㄧ份紅肉,會增加日後妊娠期糖尿病率達 61%;每天多吃ㄧ份加工肉品,會增加日後妊娠期糖尿病率 64%。

 

 

 

 

 

 

 

 

3.  多吃魚蔬  少吃紅肉 可預防阿茲海默症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阿茲海默氏症團隊研究發現,65歲以上攝取較多的橄欖油調製沙拉醬、堅果類、魚類、番茄、禽鳥肉類、十字花科蔬菜像是花椰菜、水果,以及深色多葉的綠色蔬菜,是降低罹患阿茲海默氏症(俗稱老人痴呆症)發生最容易的方式。

地中海飲食或者是高血壓治療飲食(DASH)過去研究已被證實能有效降低血壓8~14個毫米汞柱,達到心血管的保護效果。而研究也顯示高血壓為阿茲海默氏症及其他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服用鈣離子阻斷劑類的抗高血壓藥物,除了治療高血壓外,因血管舒張的作用導致腦部血流量增加,可以降低失智症的發生。

國人一般飲食與DASH飲食相比,在蔬菜水果、乳製品、堅果、魚類明顯不足;但在家禽家畜肉品、油脂類及甜食的攝取又過多。要達到健康的飲食習慣,建議減少飽和脂肪、膽固醇的攝取;降低脂肪的熱量比例以及增加攝取纖維素及礦物質(鈉、鉀、鎂、鈣)。葉酸及維他命B12為神經營養物質,而維他命C及E為抗氧化劑,適度補充可以保護腦細胞,減少失智症的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欣泉生活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